今天,姜大姐发表言论称“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
对于一些事物的发展,到底是该管呢还是不该管呢?
新加坡是大家公认的一个高素质公民的国家,很多人对那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美好生活都很向往。这和新加坡鞭刑的存在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在你干坏事之前,想起可怕的鞭刑也许就能打消你干坏事的念头。有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我有个同学总爱随地吐痰,我建议他不要这样做,他说哥吐的不是痰,是寂寞;我说那你去新加坡吧,那随地吐痰是会受鞭刑的(其实是被罚款),他就害怕了,说如果到了新加坡就一定不吐了。看来重刑是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犯罪率的。做个假设,如果法律明文规定:偷别人的东西抓住直接枪毙,医生为了牟利收取红包直接枪毙,在老师的岗位不诚心诚意的教书育人而是想办法学术造假骗取国家的钱财直接枪毙,公务员贪污腐败渎职不论情节直接枪毙,醉酒驾车不论喝多喝少有没有压死蚂蚁直接枪毙,谁能否认社会不会大踏步的前进,公民素质不会大幅度的提高呢?就这件事来说,对于事物的发展,该管。
前一阵看到一篇博客,对于韩寒在10年前参加央视《对话》节目的视频起名叫做“18岁时韩寒在CCTV舌战群13”,看完视频后,我觉得标题起的很痛快。对于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会弹吉他又会照相又会开赛车(说不定还能在赛车里弹吉他玩自拍^_^),还写得一手大家喜欢文字的18岁高中生来说,这不就是家长们苦苦追求的人才么?而从小就把孩子遣送在奥数班,钢琴班,舞蹈班之间的家长们,往往得不到他们想要的结果,大多数反而会害了孩子,因为孩子们根本一点也不喜欢上那些课程。好比园艺艺术一样,那些长出各种造型的冬青树,都是在它们长好之后,才由园艺工人去修剪出来的,不是一开始就能让它们长成那样。就这件事来说,对于事物的发展,不该管。
曾经看新闻上报到,甘肃某地可以种出来各种各样的葫芦,比如为了迎接世界杯种出了和足球一模一样的葫芦,方法就是在葫芦成长的时候给它箍一个塑料壳壳上去,强迫它长成模子的形状。这还不打紧,也有为了种出各种形状的苹果或西瓜,给它们加上模子的,最后种出来葫芦状的苹果或西瓜。如果你是那个被束缚的西瓜,你能不难受伤心么?吃着这样一个忧伤的西瓜味道能甜么?就这件事情来说,对于事物的发展,不该管。
还是新闻,对于黄色网站,家长们表示它们害人太深,恨之入骨,担心自己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受手机上黄色内容的毒害;在cctv实习的高也同学的同学也被这些内容搅得心神不宁;还有的老师呼吁在中学生里封杀手机,让他们安心学习;因此事谷歌也被cctv点名严厉批评。黄色内容就真的猛于虎么?家长们都应该知道,在没有网络的时候还有手抄本吧,你千辛万苦地清除了手机里面的内容,就能保证你的孩子不会去好奇那些手抄本么?为了禁止手抄本的流传是不是也要把纸和笔都封杀了?在中学生中间封杀了手机,就等于封杀了他们正常上网汲取知识的一种近乎是最有效的渠道,这对于迫切需要知识灌溉的中学生们而言,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那个高也同学,你的同学,包括说出这番言论的你,也都太不成熟了吧?反过头来想想这件事,为什么家长们就不怕黄老虎的侵袭,就能泰然自若,为什么孩子们就那么脆弱?此事解决的根本不在渠道,而在于知识的普及。尤其对于孩子来说,不了解的什么都好奇,懂了,原理搞清了,鉴别能力自然就提高了,不用你封杀,他们对于这些东西都具有天然的识别和免疫能力。家长和媒体应该多从自身查找原因和责任才是(其实cctv查黄和gfw封网是一样的道理)。如果真的把黄色内容全部封杀了,没有了这种“吸收知识”和“宣泄”的渠道,只怕会有更加可怕的事情发生。就这件事情来说,对于事物的发展,不该管。
还是关于儿童。孩子们很可爱,为什么?因为他们童言无忌。何以见得?因为电视上一群主持人围着逗一个三四岁小孩的节目很受欢迎!大人们很爱看这种节目,他们经常对着电视嘎嘎大笑。原因何在?因为小孩们说出了他们太好面子而不敢说的话,或者是他们顾虑太多连想都不敢想的话,就像韩寒写的杯中窥人的作文一样,他们已经被社会浸泡太久以至于失去多方面自由了。我相信看过《rock 30》(我为喜剧狂)这部电视剧的朋友一定和我一样,非常喜欢里面的Tracy Jordan,因为他什么都敢说,想到什么说什么,虽然他是一个大人,但我还是很喜欢他。就这件事情来说,对于事物的发展,不该管。
最后一个新闻,80%的男性希望女性不要化妆,喜欢她们本来的样子。就这件事情来说,对于事物的发展,不该管。
尽管今天对比的结果是1:5,但也不能因此一棍子打死,对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放任,因为在特殊环境里还是需要特殊手段的。
一分为二的认识事物,永远是正确的。
从前有个家长,别人家小孩来找他家小孩玩,孩子们玩的很开心。但这个家长害怕别人家小孩把自己家小孩带坏了,就开始提放这个小孩。一开始说你不能把你家的相册带到我家来给我小孩看,因为里面可能有不健康的内容;你不能把你家的碟机拿到我家看,因为你家碟太多了,里面也有我家小孩不能看到的东西;你不能把你的日记本带到我家来给我小孩看,因为你的日记本里有我小孩不该看的内容;你也不能把我家小孩的图书拿出去给别人家小孩看,因为侵犯我家小孩的著作权……最后还强行搜人家小孩身,结果发现别人家这个小孩bp过长,说我就把你割了吧!反正你要来我家玩嘛,最好和我小孩子一样。别人家的这个小孩想了想,头一横说,那你就割吧,结果就割了。终于人家大人不答应了!说,哼,我以后在不让我家小孩去你家了!这下可苦了这两个小孩,他们都很喜欢彼此呀。从此以后,那个家长的小孩成长道路 上失去了一个很好的玩伴。可别人家的小孩呢,继续抱着自己的相册、日记本、影碟机去找别的小孩玩了,结果他们都很开心。故事结束了。对了,最开始这个家长还说,欢迎你们家的小孩都到我们家来玩~
Category Archives: 从这里发布的
touch 3g上的google map
话说换ppc,最主要的目的之一还是能够用上内置的gps,用上功能完善的gps软件,比如强大的ozi。先分析一下两类主流的“导航”软件。
凯立德、灵图天行者、道道通、route66、城际通等。这些软件的功能和购物电视上讲的一样,抛开ppc不说,本身硬件带有导航功能的,也就是所谓的车载导航,电脑城里现在到处都是,价格从当初的3、4千块掉到现在的3、4百,功能上也集成了什么mp6,mp7的。优势是使用矢量地图,可以做到真正导航,包括最优、最短路径分析,路径规划后语音提示等,对于在陌生城市开车的人来说,应该是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缺点也很明显,属于终端软件,就是软件在终端上,地图数据得不停更新,否则遇上修路会把你导到沟里。对于所谓商务人士来说,这项工作有一定难度,此乃致命缺点。
gpsdash2、gps melody、ozi explorer等。这些软件没有真正意义的导航功能,更适合野外一些所谓驴友使用。他们强大之处在于可以记录gps轨迹,或者gps点位,即使到了没有地图的地方也照用不误(上面那些软件可能会把你强行“拽”到附近的某个城市)。为什么说这个功能有用呢?除了可以把自己走过的轨迹回放到google earth上,颇有成就感之外,还能根据你拍摄照片的时间,找到轨迹上相同的时间点,然后把该时间点的gps信息写入照片的exif里(需要相应软件,也可自己编写),这样上传到panoramio或者flickr等网站时,会为照片自动定位。除非你买尼康的那款什么相机,内置gps功能,也就完成此任务而已。这些软件可以自己找来栅格地图进行配准,然后根据gps定位来调用相应的地图,非常方便,网上就有ozi专用的“很大很大”版全国地图,由各地网友共同合力完善,驴友一家亲啊。再或者可以用“电子地图一把抓”之类的,把google map上的卫星图抓下来,拼接成一个分辨率为几万乘几万的大图,然后在配准,那放到ppc上后就成了离线的google map了,对于没有网络流量的人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这类软件的缺点就是栅格地图,没有这正的导航功能,缺乏diy精神的人看到后可能立马崩溃。
再看看这回要说的google map手机版吧。符合云计算的特点,自己这边什么都不需要准备,但是功能还一个都不少。要配准的栅格图,好,有google map卫星图;要能导航的矢量图,好,有google map的地图;要导航功能,好,有google的周边和搜索功能。直接上图吧,一看就知道这个手机版的google map能实现哪些功能了(在室内,用的是基站定位apgs,精度在800米之内,如果在室外用gps定位,经度可在10米内):
随时可以在矢量图和卫星图之间进行切换
比如说搜索一下附近的atm取款机:
可以查看每个结果的详细信息:
选择一个远一些的,来看看路径导航功能。有驾车,公交,和步行三种方式,驾车和步行都很常见了,看看公交:
注意看,连怎样过立交都画的很清楚:
这是出发的公交站点,很准:
这是到达的公交站:
往回再折几十米,就到目的地了(我看这个功能也就差列出票价了):
除了这些,还支持将地图上任意一点设为起点或终点,从而进行导航。比较神奇的时,通过和本地网站的合作,还可以在搜索周边的同时,尽可能详细的列出结果点的相关信息。比如这个:
不过上述所有的功能都得益于mapabc的数据,mapabc也是个人认为做得最好的国内地图网站了。在当年搜狐,yahho n多公司推出网络地图,蜂拥而至,现在基本都销声匿迹了,只有极少数几个脱颖而出,mapabc应该是佼佼者了。接下来看看国内因为数据保密工作出色,而只有在国外才有的功能:
图上除了实时的道路交通流量信息,连在实时的事故信息都有!:
最后,手机上居然也能使用street view:
国内也有热心人做了一个google navigator,这个就是弥补google map本身缺少的打点和记录轨迹的功能,不过软件本身没有google的许可,获取地图时会遇到封ip的提示,而且这两个功能估计google map也会推出的。
咱也算是业内人士了,浅谈一下吧。gis以后被人们所熟知,必然也是通过此种途径。就好比我们学习电脑都是从玩红警,仙剑等游戏开始的,之后才知道它能做许多促进生产力的工作,比如工程制图或者gis项目;认识互联网都是从oicq,邮箱,icq开始的,后来才知道它能进行云计算……虽说大部分人口袋都被腾讯掏了,可是oracle依然是世界上最牛的软件公司,赚的钞票依然是qq软件所望尘莫及的;虽然说在gis领域,大部分的钱都让google,微软等地图提供商赚了,但esri依然是最牛的gis公司,它提供的功能和能力,自然而然最后在gis领域获得的收益,也是其他人所羡慕的……当然,排比的后半部分只是美好的愿望,不过依现在看来,esri也是朝这方面努力的。希望能保持住,就像《荒岛余生》里,汤姆汉克斯在小木筏上喊得一样:”Wilson! Hold on!” ESRI! Hold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