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模型界的击鼓传花游戏速度实在太快,所谓世界最强模型,保质期可能还没家中冰箱里的牛奶长。不过11月20日刚刚发布的 Google Nano Banana Pro (Gemini 3 Pro Image Preview) 图像生成模型,确实抢走了一周前刚发布的 OpenAI GPT-5.1 甚至是自家 Gemini 3 Pro Preview 模型的风头,不仅被称作是文生图的“GPT-4“时刻,网友甚至喊出要满仓 Google 的股票。

也许你已经习惯了让模型生成可互动的 HTML 页面来快速预览一个新知识,但这个方式对于孩子们学习知识来说还是不够生动。今天在 Twitter 上看到高手用 Nano Banana Pro 生成知识学习的漫画,效果非常出色: https://x.com/goldengrape/status/1993393532418330784 。刚好最近儿子在看漫画七龙珠,前两天又问”地球为什么是圆的?”,于是拿着原文的 prompt 尝试了一下,效果很棒。只是其中知识点的讲解不太全面,我和 GPT-5.1 请教后对 prompt 稍作改进,让其对知识的解构更完善一些。
于是便有了这个悟空,布尔玛,龟仙人讲解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短篇漫画——《七龙珠:突破天际的地理课——地球形状篇》(点此下载全文)。其中布尔玛的睿智和脾气火爆,悟空的天真,讲到引力时出现界王(界王拳和引力有关)都是恰到好处。

关键步骤
除了可以复用的 system prompt 外,用户只需做两件事情:
- 输入提示词指定想要参考的漫画原著名称以及要学习的知识点。我的输入是
参考七龙珠漫画,从地理(天文)知识的角度,讲解“地球为什么是圆的”。你可以查看 system prompt 部分同时指定其他参数。 - 等待模型生成完整的“漫画企划书”后,你只需重复输入类似
生成第x页漫画或绘制下一张漫画,直到拿到所有漫画页面。
当然你也可以进一步将整个过程制作成全自动化的网页应用,或自动化平台中的工作流程。
上面输出的效果我是用 Gemini 3 Pro Preview + Nano Banana Pro (Gemini 3 Pro Image Preview) 完成的,现阶段其他图像生成模型可能暂时无法达到如此效果。类似的你还可以尝试:
- 参考哆啦A梦漫画,讲解区块链技术与去中心化是怎样的原理。
- 参考灌篮高手漫画,讲解物理学中的抛体运动与力的分解。
- 参考进击的巨人漫画,讲解“复式记账法”。
免责声明
我知道这可能涉及版权问题,但这是AI技术演进中,模型厂商与知识产权方需要合作解决的深刻矛盾。我对原作者表示敬意,本文仅作为纯粹的技术探讨。
Prompt 提示词
完整的 prompt 如下:
# System Prompt
模仿欧姆社系列的设计思想,根据【参考漫画】系列,选取剧中合适的若干角色【或指定角色】,以漫画形式,带领读者由浅入深地学习【学习内容】。
分析并设计成【画面页数】页的漫画,请为此撰写 **详细漫画企划书**,说明每一页、每一格的画面设计与文字内容。
## 一、图像与版式要求
- **画面排版**:图像【横竖排版】
- **画面比例**:【画面比例】
- **角色形象**:【是否允许Q版】
- **图像语言**:图像内使用【指定语言】
- **色彩风格**:图像【色彩风格】(如:彩色 / 黑白)
- **页码显示**:每一页是否在画面中明确标注当前页码:【是否输出页码】
## 二、知识讲解的硬性要求(必须严格遵守)
在漫画中讲解【学习内容】时,**必须保证知识点讲解透彻、完整、循序渐进**。
### 1. 覆盖所有关键知识点
1. 在企划书中先列出一份「**知识点清单**」,逐条写明:
- 关键概念
- 必要条件 / 前置知识
- 相关公式或定理
1. 确保最终漫画中的对白 / 旁白 **都实际讲到这些关键点**,不能只点到为止、略写或代过。
### 2. 推导过程要完整,不跳步
1. 对于任何公式、结论、定理,尤其是需要“理解原理”的部分,必须:
- 从**直观例子 → 抽象概念 → 数学(或逻辑)表达式**,给出完整推导;
- 不出现“这个公式背下来就行”“这是常识”“大家都知道”之类跳过推导的措辞;
- 每一步推理要使用【指定语言】简要解释“**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1. 若有多种推导方式,可选其中 1–2 种最适合目标读者理解的方式,并在企划书中说明选择理由。
### 3. 用多重视角帮助理解(至少满足其中 3 点)
在漫画中,至少采用以下手段中的 3 种来帮助读者真正理解【学习内容】:
- **直观 / 几何图像或生活类比**
用画面情境 + 对白,做形象类比或视觉对照。
- **严谨的定义或符号说明**
清楚标出每个符号代表的量、含义与单位。
- **完整例题**
至少 1–2 个完整例题:
题目 → 思路分析 → 步骤计算 / 推理 → 答案 → 对结果的解释。
- **常见错误 / 误解提示**
至少给出 2–3 条常见错误,用角色对话说明:
- 为什么这种想法 / 算法是错的;
-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 **边界情况或特殊情况**
说明公式 / 结论的适用范围,以及在特殊情形下是否仍然成立。
### 4. 页面结构与知识结构一一对应
在企划书中,对每一页需要写清楚:
1. **本页核心知识点**:
- 本页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什么。
2. **关键要点列表**:
- 本页至少要讲清哪些要点。
3. **分格说明**(逐格):
- 每一格画面大致构图 / 动作 / 表情;
- 每一格的对白 / 旁白要点;
- 指明本格具体承载哪个知识点或要点。
要求:只看这一套漫画,读者就能对【学习内容】形成**系统、连贯而非零碎的理解**。
### 5. 面向零基础读者,不预设知识
默认读者对【学习内容】几乎零基础:
- 出现专业词汇 / 符号时,在第一次出现时给出简单解释或注解;
- 涉及前置知识时,要么用角色对白简要复习,要么通过小情节回顾;
- 避免使用“你应该学过……”“你肯定知道……”之类假设。
### 6. 语言与表达形式要求
- 全文对白与说明统一使用【指定语言】;
- 表述要**通俗但准确**,既避免术语过多堆积,也避免比喻过度造成误解;
- 每个关键结论建议用一句简短总结句收尾,例如:
-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
- “**因此,这个公式说明了……**”
## 三、输出格式要求
请按以下结构输出漫画企划书:
### 1. 整体企划概要
- 漫画主题概述:本漫画要讲什么、为什么要讲;
- 目标读者:例如“小学高年级 / 初中生 / 零基础成人”等;
- 整体学习路线:
- 从哪些剧情 / 情境引入;
- 按什么顺序逐步解决哪些概念或问题。
### 2. 知识点清单
以列表形式列出本漫画中要讲解的所有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 每个知识点的名称;
- 该知识点下的关键要点列表;
- 与其他知识点的依赖关系(如:先懂 A 再能懂 B)。
### 3. 逐页企划(第 1 页 ~ 第【画面页数】页)
对每一页,需说明:
- **页标题 / 页目标**:
- 本页重点让读者掌握什么内容或解决什么困惑。
- **分格设计**(逐格):
- 画面内容简述(角色、动作、场景);
- 对白 / 旁白重点(不要逐字写死,可写成要点);
- 本格对应的知识点或关键要点。
要求逐页清晰,让人只看企划书就能想象出漫画大致内容和知识推进节奏。
### 4. 学习效果总结
最后,请总结整套漫画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包括:
- 读者看完后,应该能够:
- 掌握哪些概念 / 公式 / 定理;
- 独立完成哪些类型的题目或应用情景。
- 读者在理解层面上,应能:
- 意识到哪些“本质原因”或“背后原理”;
- 避免哪些典型误区。
## 四、用户需指定的参数
在使用本系统时,用户请指定:
- 【参考漫画】
- 【指定角色,默认 = 由AI自行选定】
- 【学习内容】
- 【画面页数,默认 = 9】
- 【横竖排版,默认 = 竖排】
- 【画面比例,默认 = 3:4】
- 【是否允许Q版,默认 = 否】
- 【指定语言,默认 = 中文】
- 【色彩风格,默认 = 彩色】(可选值示例:彩色 / 黑白)
- 【是否输出页码,默认 = 是】
---
# User prompt
参考七龙珠漫画,从地理(天文)知识的角度,讲解“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模型生成的漫画企划书
Gemini 3 Pro Preview 第一轮输出的漫画企划书内容如下:
这是一份基于《七龙珠》风格,结合欧姆社(Ohmsha)漫画教学理念的详细漫画企划书。
---
# 《七龙珠:突破天际的地理课——地球形状篇》漫画企划书
## 一、基本参数设定
- **参考漫画**:《七龙珠》(鸟山明 风格)
- **核心角色**:
- **孙悟空(少年期)**:学生代表。直觉敏锐但缺乏理论知识,好奇心强,经常提出直观的“笨问题”。
- **布尔玛(少女期)**:讲师代表。不仅是科技天才,也拥有丰富的现代科学常识,负责吐槽和硬核讲解。
- **龟仙人**:辅助角色。提供场景(龟仙屋)和生活化的道具。
- **学习内容**:地球为什么是圆的(从现象证明到物理成因)。
- **画面页数**:9页
- **画面排版**:竖排(适合移动端阅读或单页漫画)
- **画面比例**:3:4
- **是否允许Q版**:**是**(为了符合鸟山明风格的幽默感,在被吐槽或吃惊时使用Q版/夸张表情,讲解严肃原理时使用正比)。
- **指定语言**:中文
- **显示页码**:是
- **色彩风格**:彩色
---
## 二、企划概要
### 1. 漫画主题概述
本漫画旨在利用少年悟空“想要跑遍世界寻找龙珠”的契机,解决一个古老而核心的地理/天文问题:“我们脚下的大地看起来是平的,为什么书上说是圆的?”。通过布尔玛的科学讲解,从**视觉证据**(海面、月食)过渡到**物理本质**(万有引力、流体静力平衡),最后修正为**不规则椭球体**,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闭环。
### 2. 目标读者
- 小学高年级至初中生(地理启蒙阶段)。
- 对自然科学感兴趣但缺乏系统理解的漫画爱好者。
### 3. 整体学习路线
- **引入(P1)**:打破直觉(大地是平的)→ 提出认知冲突。
- **现象证明(P2-P4)**:利用海面帆船、北极星高度、月食等经典证据进行逻辑推演。
- **物理成因(P5-P6)**:引入“万有引力”,解释重力势能与球体形成的关系(核心推导)。
- **进阶修正(P7-P8)**:引入“离心力”,解释为什么不是完美的圆(椭球体)。
- **总结(P9)**:回顾知识点,从理论回到冒险实践。
---
## 三、知识点清单
| 知识点名称 | 关键要点列表 | 依赖关系 |
| :--- | :--- | :--- |
| **视觉错觉与尺度** | 人类相对于地球太渺小,局部曲面近似平面。 | 前置基础 |
| **海面曲率(弧度)** | 远去的船只先消失船身;登高望远。 | 需先理解视线是直线 |
| **亚里士多德的月食证据** | 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弧形的。 | 需理解光沿直线传播 |
| **恒星高度角的变化** | 不同纬度看北极星的高度不同(地球是曲面的证明)。 | 需理解南北移动的概念 |
| **万有引力(向心性)** | 质量产生引力,引力指向质心。 | 理解成因的核心 |
| **流体静力平衡** | 液体/塑性物质在各向同性引力下自然形成球体(表面势能最低)。 | 需先懂万有引力 |
| **地球自转与离心力** | 地球在自转,赤道处离心力最大。 | 需先懂地球自转 |
| **赤道隆起(椭球体)** | 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综合引力与离心力 |
---
## 四、逐页企划(第 1 页 ~ 第 9 页)
### 第 1 页:直觉的陷阱——大地是平的?
* **页目标**:提出问题,指出“眼见未必为实”,引入宏观视角。
* **分格设计**:
* **格1(大格)**:悟空正驾着筋斗云在海面上急速飞行,手里拿着龙珠雷达。背景是广阔平坦的海平线。
* **悟空**:“奇怪,雷达显示下一颗龙珠在很远的地方。布尔玛,我一直飞会不会掉到世界的尽头啊?”
* **格2**:布尔玛坐在胶囊飞机里追上来,一脸无奈(Q版表情)。
* **布尔玛**:“笨蛋悟空!地球是圆的,哪来的尽头!你会绕回来的!”
* **格3**:悟空停下,落在一个小岛上(龟仙屋旁),用脚用力跺了跺平坦的沙滩。
* **悟空**:“可是你看!地明明是平的嘛!如果是圆的,我们怎么站得稳?”
* **格4**:布尔玛拿出一个巨大的橙子(或者龙珠)和一只小蚂蚁。
* **布尔玛(特写)**:“那是因为你太小了!就像这只蚂蚁在龙珠上,它看到的范围只有脚下这一丁点,当然觉得是平的。”
* **旁白/知识点**:**尺度效应**——当我们处于巨大的球体表面微小局部时,曲面会近似于平面。
### 第 2 页:看得见的证据——消失的船只
* **页目标**:通过几何光学现象(海平面弧度)证明地球是弯曲的。
* **分格设计**:
* **格1**:龟仙人指着海平面远处的一艘船。
* **龟仙人**:“嘿嘿,悟空,你看那艘美女……啊不,那艘游艇。”
* **格2(主观视角)**:通过望远镜看到的画面,只能看到船的桅杆/顶部,船身看不见。
* **悟空**:“咦?船沉了吗?怎么只有上半截?”
* **格3(剖面示意图)**:画出一个夸张的地球弧度,船在弧度另一侧。视线是直的,被海水挡住了船身。
* **布尔玛(画外音)**:“不是沉了,是被弯曲的海面挡住了。”
* **格4**:悟空跳上筋斗云飞高。
* **悟空**:“我飞高一点看!”
* **格5(对比视角)**:高空俯瞰,整艘船都看见了。
* **布尔玛**:“这就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地球是平的,无论高低,你应该都能看到整艘船。**”
* **知识点**:**海面曲率**证明地球表面是弧形的。
### 第 3 页:影子的秘密——月食的启示
* **页目标**:利用天文现象(亚里士多德的证据)提供更宏观的证明。
* **分格设计**:
* **格1**:夜晚背景,大家坐在龟仙屋顶看月亮。
* **悟空**:“那个……有时候月亮会被吃掉一块(月食),那是怪物吃的吗?”
* **格2**:布尔玛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皮球(代表月亮)做演示。
* **布尔玛**:“那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这叫**月食**。”
* **格3(示意图)**:对比图。左边是方块地球投出方形影子(错误),右边是圆球地球投出圆形弧边影子(正确)。
* **布尔玛**:“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早就发现,月食时影子的边缘永远是圆弧形的。只有球体才能在任何角度都投射出圆形的影子!”
* **格4**:悟空看着圆圆的龙珠,若有所思。
* **悟空**:“原来地球和爷爷留下的四星珠一样,都是圆球啊!”
### 第 4 页:星星会“跑路”?——南北星空差异
* **页目标**:通过天体位置随纬度变化,进一步确证地球是球体。
* **分格设计**:
* **格1**:布尔玛拿出一张世界地图,画出一条竖线(经线)。
* **布尔玛**:“不仅如此,如果你往北飞,星星的位置也会变。”
* **格2(几何示意图)**:画出地球侧视图。一个人在赤道,一个人在北极。标出北极星的光线(平行光)。
* **图注**:赤道看北极星在地平线;北极看北极星在头顶。
* **布尔玛**:“**北极星的高度角等于当地纬度**。如果地是平的,大家看北极星应该一样高。”
* **格3**:悟空挠头(Q版晕倒状)。
* **悟空**:“啊啊啊太复杂了!反正我知道它是圆的了!但是布尔玛……”
* **格4(转折)**:悟空突然严肃脸。
* **悟空**:“为什么它是圆的?为什么不做成正方形的?正方形不好吗?”
* **本页重点**:从“证明它是圆的”转折到“为什么它是圆的”。
### 第 5 页:核心原理——万有引力的召唤
* **页目标**:引入“万有引力”,解释物质向心聚集的原理。
* **分格设计**:
* **格1**:布尔玛打了个响指,进入“布尔玛科学教室”模式(背景变成黑板)。
* **布尔玛**:“问得好!这就要说到**万有引力**了。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会互相吸引。”
* **格2**:画面模拟地球形成的初期,无数岩石、尘埃在太空中碰撞。
* **旁白**: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还是一团混乱的尘埃和岩石。
* **格3**:画出一个中心点,四周画满指向中心的箭头($F_{gravity}$)。
* **布尔玛**:“随着质量增加,引力越来越大。引力就像一只只看不见的手,把所有物质都死死地往**中心**拉。”
* **格4**:悟空想象自己在界王星修炼重力的场景。
* **悟空**:“哦!就是那种把我往下拉的力量!我想起来了,引力是不分方向的!”
### 第 6 页: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流体静力平衡
* **页目标**:解释为什么引力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球体(势能最低)。
* **分格设计**:
* **格1**:布尔玛用水枪挤出一滴水悬浮在空中(或者想象在太空舱无重力环境)。
* **布尔玛**:“你看这滴水。在没有干扰时,它会自动变成球形。”
* **格2(原理解析)**:对比图。左图是正方体,边角距离中心远;右图是球体,表面所有点距离中心一样近。
* **布尔玛**:“如果有棱角(像正方体),棱角的物质离中心太远,会被引力拉垮,填补到低处。”
* **格3**:画出地球类似“熔融态”的样子。
* **布尔玛**:“早期的地球像一团热面团(流体),在引力作用下,所有物质都争先恐后往里挤,最后达成妥协——**表面到圆心的距离处处相等**。”
* **格4**:悟空恍然大悟。
* **悟空**:“所以球形是最‘公平’的形状!大家都一样靠近中心!”
* **总结句**:**流体静力平衡**使得大质量天体自然呈现球形。
### 第 7 页:不完美的圆——自转与离心力
* **页目标**:修正模型,引入动态因素(自转),解释离心力。
* **分格设计**:
* **格1**:悟空正准备飞走。
* **悟空**:“懂了!地球是个完美的圆球!”
* **格2**:布尔玛突然伸手拦住(或者用扇子打悟空头)。
* **布尔玛**:“慢着!严格来说,它**不是**完美的圆球!”
* **格3**:龟仙人像转篮球一样转动一个软软的面团球。
* **龟仙人**:“嘿嘿,地球可是每天都在转圈圈的哦(自转)。”
* **格4(受力分析)**:画出地球自转,赤道处画出向外的红色箭头(离心力 $F_{centrifugal}$)。
* **布尔玛**:“地球在飞速自转。就像你甩湿毛巾水会飞出去一样,赤道部分的物质会被**离心力**往外甩。”
### 第 8 页:最终结论——两极稍扁的椭球体
* **页目标**:综合引力和离心力,得出地球的真实形状(赤道隆起)。
* **分格设计**:
* **格1**:夸张演示。原本圆形的软面团,因为旋转,肚子(赤道)鼓出来了,头顶(两极)扁下去了。
* **布尔玛**:“赤道受离心力影响鼓起来了,两极则扁了一些。”
* **格2(数据对比)**:标出地球赤道半径(约6378km)和极半径(约6357km)。
* **布尔玛**:“虽然只差了20多公里,肉眼几乎看不出来,但它确实是一个**椭球体**。”
* **格3**:悟空一脸不在乎。
* **悟空**:“哎呀,才差那么一点点!不管是圆的还是椭的,反正能踩就行!”
* **格4(常见误区提示)**:布尔玛举牌子。
* **误区提示**:不要把地球想象成压扁的橘子!它的扁率只有1/298,其实比标准的台球还要圆!
### 第 9 页:总结与出发
* **页目标**:总结全篇知识,回归剧情,激发探索欲。
* **分格设计**:
* **格1(总结清单)**:背景是一张手绘笔记纸。
* **文字内容**:
1. 远去的船只证明海面是弯的。
2. 万有引力把地球物质拉向中心,形成球体。
3. 因为自转离心力,地球其实是个胖胖的“椭球体”。
* **格2**:悟空跳上筋斗云,这次充满了自信。
* **悟空**:“谢啦布尔玛!既然地球是圆的,只要我一直往前飞,就算错过了一次,绕一圈回来还能找到龙珠!”
* **格3**:布尔玛看着悟空飞远的背影微笑。
* **布尔玛**:“这家伙……虽然脑子简单,但行动力真是宇宙第一啊。”
* **格4(结尾互动)**:悟空回头打破第四面墙,对着读者说话。
* **悟空**:“大家也一起来寻找龙珠吧!在这个圆圆的地球上!”
* **Next Step**:屏幕下方文字“**想知道如果地球停止自转会发生什么吗?**”(预告下一期)。
---
## 五、学习效果总结
读者在阅读完这套9页漫画后,预期达到以下效果:
1. **掌握核心概念**:
* 能够复述至少两个证明地球是圆的直观证据(帆船、月食)。
* 理解“万有引力”是塑造天体形状的根本原因(各向同性的拉力)。
* 知道地球并非完美球体,而是受自转影响的“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 **思维提升**:
* **直觉修正**:明白人类的渺小导致了“天圆地方”的错觉(尺度观念)。
* **因果逻辑**:建立“引力→聚集成球”、“自转→变形为椭球”的物理因果链。
* **避免误区**:不再认为“地平说是常识”,也不再误以为地球像个扁盘子(其实非常接近正圆)。
---
## 六、给用户的后续行动建议
**Would you like me to...**
为您生成其中某一页(例如第6页关于流体静力平衡)的**详细分镜脚本(包含具体的角色站位示意图和详细对白草稿)**,或者开始为您撰写下一章《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的企划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