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弥补前两天看《2012doomsday》造成的精神损失,今天又找了同学推荐的《哥斯拉》来看,看的我好开心!从头笑到尾…《阿波罗13》《独立日》《哥斯拉》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结局都是众人鼓掌,拥抱,一点悬念也没有。跟所有的动作片一样,开始好人很厉害,遇到一个boss,被打,爆发然后小宇宙,灭掉boss,或附加营救美女。我总想有这么一部影片,开始好人很厉害,遇到一个boss,被打,然后小宇宙没能爆发,壮烈牺牲,或附加美女被擒…也许这样的电影更能教育人们消灭坏人的重要性,或者大家都努力做个好人也不一定呢。
Tag Archives: Movie
豆瓣里的直角三角形
为了证明自己还没有out,今天找了《2012》来看,结果越看越难看,上豆瓣看评论,发现自己搞错了,看的是《2012 Doomsday》。居然还有这样两个电影名。。。后者在豆瓣上的评分是个直角在下的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表达的含义就是:差到家了。
浪费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要不然我会用这些时间来玩《植物大战僵尸》。
真实就是力量
《我们俩》,本以为这个电影演的是90年代大学生租房住的事情,可看了之后才发现不是,讲的是亲情。亲情是很长时间的故事,电影里把它浓缩了;但都抓到了点子上,看了又让人能想起许多电影里没演的事情。很多年以后,可能爱情的片子已经无法让你悸动,但是关于亲情的片子,肯定会感人一生。
makeing life look as good as cinema,其实大可不必刻意这样去做,因为真实的生活本来就很精彩。
这部影片的导演是马俪文,很难想象她最后“沦落”到拍出《我叫刘跃进》(个人定义:疯狂的石头,我叫刘跃进,疯狂的赛车并成为疯狂三部曲)的地步;电影配乐是窦唯,这倒是很容易让人想到他的《觉是》。ps:丰富的风格vs执着的坚持?
请爱我们的地球
两年前看过《An Inconvenient Truth》,今天又看了《Home》,人类虽然还没有被自己逼到绝境上,但也到了“要悲观已经太迟”的地步了。
即使人类如此万能,至今也没能在宇宙中找到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地球上一个物种的从无到有,需要经历的无数的轮回。人类能出现在今天的历史舞台上,实在已经是一件值得庆幸和感恩的事情了。
而我们又是如何对待养育我们的地球呢?贪婪不绝地、拼命地从地球身上抽取石油;将肮脏的,自己闻了都嫌臭的垃圾导入蔚蓝的大海;出于炫富的心理,攀比着购买对于有些人来说可买可不买的汽车,在抱怨油价高、交通状况差的时候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因为排放尾气,自己又该为气候变暖,臭氧空洞承担多少责任?所有其它的生物也都理应与我们一样,拥有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权利,可我们已经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了数以千计物种的灭绝,打破了天然的,异常完美的生态平衡;今天,我们吃猪肉,买鸡蛋,喝牛奶,多么平常的事情,可站在它们的立场上呢?猪想,我生来就拥有拼命的长,然后宰杀的命运么?难道一天吃吃睡睡,晒晒太阳的日子不好么?鸡想,我的小宝宝还没出生,都已经被你们端到了餐桌上,这是怎么一回事情?难道带着自己的小宝宝,和爸爸玩玩老鸡捉小鸡的游戏不好么?牛想,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自己却连一口也喝不到,难道一天到晚散散步,闻闻稻香的日子不好么?已经有太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被我们麻木地当成了理所当然。
清晰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冬天看到第一场雪,我在本子上记下了11月14号的日子。而现在呢?小朋友们可能以为西安一年不下雪是很正常的了吧……有时候,思念雪要比思念童年更加忧伤。
看《E.T.》的时候,当外星人抬头望着天空,眨着它那硕大的眼睛,激动的说出:“Home…”的一幕,眼眶不觉的湿润。希望我们人类不要沦落到这一天,在别的星球上,指着远方的地球,感伤的说出:“那曾是我们的家园”……
Bright Star
金棕榈奖唯一的女得主Jane Campion(获奖作品是反映女性细腻心理的《钢琴课》,是部好电影),携19世纪诗人John Keats的爱情诗《Bright Star》的同名电影又去戛纳了……还没看过电影,到是对这首诗比较感兴趣。
写作背景就是电影情节,关键是作者只有25岁不到的年龄(就去世了)。找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注释版本,也有明喻暗喻之类的分析,估计是外国语文课上的内容。从深蓝夜空中的星星,到宗教隐士洗礼的流水,还有柔软飘落的新雾,山顶上的白雪,爱人的tender breath,仿佛一次优美的时空旅行……但最后还是没能避开永远的话题:永恒和死亡。
Bright star,would I were stedfast as thou art—
Not in love splendor hung aloft the night,
And watching,with eternal lids apart,
Like nature’s patient,sleepless eremite,
The moving waters at their priestlike task
Of pure ablution round earth’s human shores,
Or gazing on the new soft-fallen mask
Of snow upon the mountains and the moors;
No—yet still stedfast,still unchangeable,
Pillow’d upon my fair love’s ripening breast,
To feel for ever its soft swell and fall,
Awake for ever in a sweet unrest,
Still,still to hear her tender-taken breath,
And so live ever-or else swoon to death.
注释:
stedfast:永恒的,不变的
aloft:高高在上的,夜空中的
lids:眼皮
Eremite:有宗教背景的隐士
pure ablution:洗礼
想起一首同样想象空间极大的情诗,作者是木子。《我纷纷的情欲》:
尤其静夜
我的情欲大
纷纷飘下
缀满树枝窗棂
唇涡,胸埠,股壑
平原远山,路和路
都覆盖我的情欲
因为第二天
又纷纷飘下
更静,更大
我的情欲
Last Chance Harvey
《哈维最后的机会》,看着看着我就觉得像是老年温馨版的《日出之前》,最后的结局又比《幸福终点站》来的要舒服。
Harvey Shine,笑容就和他的last name一样,辛勤工作的他为了去伦敦参加女儿的婚礼,丢了工作,到了伦敦后先被前妻数落一番,后被女儿告知决定让继父代替他参加婚礼……事实证明,不是老哈维人不好,只是别人比他更适合那个家庭。Kate Walker伤心哭诉的时候,老哈维也没有去给一个可靠男人的拥抱,还是让她自己做出了决定。
“我能把这当做是还有希望吗?
如果是的话,给我个明确的微笑。”
musicman说,青春还没有掏出手枪我们就倒下了,永远的倒下。但这不也是在生活之路上的重生吗?没有了青春,但我们的生命还在继续。
和《日出》《日落》一样,这种片子好像只适合在欧洲拍摄,不管是欧洲小镇还是大城,阳光总是显得特别充足,即使是在一天中最冷的日出前后,也感觉不到一点寒意。整个城市都非常干净,路边的落叶也只会让画面显得更加清新,看了就让人直想去哪里呆一段时间。
另插一句,在L world里头也看见人家老外掏钱上作文课。我觉得一个小孩,要是不要让他在中小学写12年的作文,把娃一直憋着,等他长大了,抛开他掏钱去上writing class不说,肯定会写一篇丰富感情自然流露的好文章出来,为啥?憋的慌么,就跟那啥道理是一样的,至少也会保有对写作这一美好事物的兴趣。
其实看到这个片子的介绍是去年冬天一个早晨,最近发现它的时候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一茬事,又让我想起了当时的情景,挺有意思。
不咋高兴
听人说《高兴》挺不错的,而且都是陕西方言,搞笑,今天看了一下。实在没看太懂,给人一个感觉,跟剧情一样,乱搞飞机,而且有点挑战观众的智商。
片里西安的大街小巷镜头倒是不少,看着倒还挺舒服的。其实那种二级道路,街边小店,家属院门口,路两旁种的槐树,在夏天午后的时候也是不错的风景。
最近感觉时间过的太快,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可以用,不咋高兴。